活在當下

31 May 2005

質變

持續進行一些細微但重要的改變,如:

- 時不時問下自己,有否不自覺地、以短跑的步速跑長跑,徒勞兼傷神。

- 除了敢於坦然表達誠意和關懷外,亦敢於表達冷漠和厭惡 (不再婆媽的單純怕人家傷心,而曖昧的附和著)。

- 不會事事訴諸責任,多點聽聽自己的心,聽完重要平衡。

許多事,人家細細個就會,我卻要廿幾歲人才由頭學起。

繞許多的圈子,卻同時予我反思所需的種種。

我不怕醜,只想有誠意的過自己的生活。我相信「請循其本」的道理,有甚麼不妥,都先嘗試面對核心的自己。

29 May 2005

29. 05. 2005

轉眼租約都快期滿了,兩年轉眼已過。

我依然覺得近兩年前做的決定,是我到目前為止,最對的決定。

這種「對」的感覺,是支持我每天努力工作的動力之一。

單靠對自己的要求,也一樣可走下去,但那意義是天壤之別。

為何不磊落點

我並不以為,凡事低調隱晦就代表文明。

很多時候,這純粹是保護自己,或者,只是求方便。

25 May 2005

半年

因為探戈,過去這半年,與過往的許多個半年不一樣。

昨晚的practica那麼美好,謝謝男班長,容讓我笨拙的舞步,特地讓我跳過夠。

23 May 2005

Post-SARS Baby Boom

曾看見雜誌寫Post-SARS Baby Boom,當時覺得稍嫌誇張。

可是近月同事、朋友紛紛榮升父母級,熱鬧得很。

我經常做代表包辦買燕窩、童服禮券及嬰兒賀咭,並且愛和父母們討論養嬰方法。有時惹來好奇的詢問:何解你湊仔經讀得這麼熟?

有同事說:那些寶寶,個個看起來都差不多。

喜愛新生命的人,才會在意,嬰兒個個獨一無二。

那同事眼中,嬰兒與小貓小狗無別(小貓小狗其實不也是隻隻獨一無二?)。養隻狗養隻貓不養小孩,他大可以這樣唱。

Hipo Fant 今期春夏童裝的目錄拍得太美,小人兒燦爛的笑容無可替代。多取了一套目錄,送禮自奉兩相宜。(http://www.hipofant.com)

21 May 2005

Satisfaction

在家看《命運倒數》(Life or Something Like It),安祖蓮娜祖莉領著一大群司機高唱The Rolling Stones:

I can't get no satisfaction
I can't get no satisfaction
'Cause I try and I try and I try and I try

型到爆。

Satisfaction。我問自己,咁你究竟有無丫你?

20 May 2005

20. 05. 2005

我沒忘記幽默,只是現下需多放點時間在自我調節上。
我重視你,故此沒給你即食的造作幽默。

誰說過幽默是洞悉世情的悲涼後,連那悲涼都給納入笑談中。

我的生活瑣碎尋常,連幽默都走了樣縮了水。

16 May 2005

14 May 2005

刻薄寡情如我

希望絕望是否虛妄,實在不打緊。
不過肯定的是,大部分事情,並不是你有耐心去等,它就會從天而降。
沒有下功夫預備的話,即使真有兔仔蹦跳而過,還不是捉不住。

我相信的是條理與方法(中Poirot毒太深),定了目標,衡量方法與代價,係就去馬,不然就作罷,坐在原地大呼小叫,實在連儀容都輸掉。

小時候,很討厭那些擺明車馬只玩樂不讀書,但到派成績單時哭著高呼好慘,成績那麼差,然之後硬派那些成績好的同學純屬好運的人。

刻薄寡情如我,會同情用心的人,卻只覺得心存僥倖的人可哀。

公司裏有小夥子認定自己在公司裏前途無望,屈屈不得志。然而他沒因此另謀高就,每天就把一副不得志的頹唐表情掛在面上。他的上司對我訴苦:這後生仔,能力不錯,想給他機會,偏偏他不肯專心向上,時常心不在焉,怨艾的時間多,進取的時候少。

那上司還是決意裁培他,他說:現下的新鮮人,大部份比他負面思想更強。

13 May 2005

膠著

同一問題,一年來處於膠著狀態。

幾個殘缺的選項,選甲也不是,選乙也不是。

卻因著「分析處理中」的曖昧狀態,而暫得平衡。




終需有個實際的出路。

13. 05. 2005

每天上下班,走路與坐車的時間,都留給自己的心。

對於我心,這是每天的關鍵時間,多走一步,回過頭來看看自己,跟自己聊聊天。

問幾個重要的問題,一些在白天的繁忙裏沒有餘裕考慮,不急切卻十分重要的問題。

下班時間,把白天的遭際見聞重新思量過,若有甚麼情緒,都能在那40分鐘的車程內撫平,在一個大一點的脈絡中觀看自己,思考當天社會大事,或被廣泛談論的小事。

心平氣和的回家,心平氣和的上班,期間那十來個小時,管他兵荒馬亂,如何榨乾腦汁出謀策劃,都不至於失了方寸。

看得見自己的微小,視野有所局限,但我只能由做好自己出發,向外走,但不離本位。

08 May 2005

桔梗

那次走過花墟,我指給他看:「這就是桔梗,我喜歡邊帶青色的那一種。」

看似順理成章,他說:「買一束這個吧。」

我說:「你在我特地提出來時,才說買給我,我只會覺得難過。」明白嗎?

我並不要求收花。只是想他記得:我喜歡青色的桔梗。

這是一種平衡。

俗云:可以錢解決的問題,都是可解決的問題。

兩對手,三個家,六個人。

硬著頭皮闖,收入增加了一大截,我以為這份功課尚算見得人。

可是生活的實際開銷,並不會「乃念」我如何用功,而給我酌情打折。

我是孤寒種。雖不是獨活於世上,但我可以節省的,實在只有自己的一份。

為著這個「可解決的問題」,我笑自己真箇無聊。

真那麼恨錢,找幾份外快回來不就行了。捨不得現有的平衡,那就只好和自己說:「食得鹹魚抵得渴」。

沒有誰不須為自己的選擇而負責。

06 May 2005

平素

電影拍的是十字軍,戲拍得不怎麼樣,我卻頗喜歡這一句:

「君子小人之別,在平素一言一行」

不待死生關頭。「平素」是持續不斷的試煉,微小,卻見真章。

04 May 2005

盒子: 給R

在不同地方,我提及亦舒的〈盒子〉已多遍了。
但R,今次引用〈盒子〉,我想說,我是多麼的希望,妳的盒子裏少些可怕的事物,多幾朵玫瑰。

我是個粗枝大葉的人,也許如此,更希望妳能欣賞妳的好。你確是玫瑰,而且是很細緻的玫瑰。

03 May 2005

送車尾的人

有位朋友,曾在信裏告訴我,他會用一種藝術的心靈,去觀賞「追巴士」不遂的自己。

不用道德規限、功利判斷,單純用客體的角度去觀看自己、認識自己。

像一個默劇演員的情狀,在空氣中無所憑藉的模索,我嘗試尋找屬於我的圍牆、框框。

我不一定能越過這些框和牆,甚至有部分是我自己想留下的。

可是,我希望能認識它們,並希望認識先於判斷。

02 May 2005

若干年後

我有時會想,若干年後,我和他是否仍可以眼神溝通?與他相對時會不會感到孤獨?

或者,彼此會否已各行各路?

假使有幸相伴到老,走在街上時,他是否仍會牽我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