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當下

25 March 2007

家教

小時候跟母親到超市買雞蛋,那些中國雞蛋並非半打半打的預早裝好在盒子裏,而是堆放在一起,旁邊擱些小筲箕,上面有一個強力燈膽照著,讓人逐隻雞蛋選購。那燈膽的光溫熱而柔和,把蛋湊近燈膽,會照見蛋殼內美麗均勻的小圓點。若蛋是壞的,裏面會混濁一片。記憶中,給人不小心或惡意打爛的雞蛋極少。揀蛋的大人多數十分小心管教自己的孩子,彼此也多互相禮讓。

前天在擠逼的銅羅灣樓上書店看書,一對父母任由兩個幼小的孩子在書店裏奔跑,小哥哥抱著凳仔不斷橫衝直撞,碰跌許多書本;更小的妹妹,才剛會跑,跑得累了,不時在躺在地上「碌地沙」。那對父母似乎不大為意,也不擔心孩子會否摔倒或撞傷,只是偶然拋一句:「呀,他們平日都不是這般,今日真奇怪。」完全是旁觀者的姿態。那母親揀了一大疊英文兒童圖書,向店員查詢缺貨的項目。那店員小心賠哈哈的答著:「陳太,這些下星期才有。」怪不得,是熟客吧。選那麼多童書,那麼著緊孩子的教育,卻不關心家教,似乎孩子說得一口好英語,做父母的責任便了。正失望,那小哥哥衝過來,小腳很準確的踢著我的足踝,痛是痛,但我倒是擔心,孩子要是撞上厚書堆,可能就會受傷,做媽媽的竟不關心?我的老伴有點火了,但仍然放軟聲線叫孩子撞到人要說對不起。那媽媽只不過是問一問小哥哥:「你係咪撞到姨姨呀?」也不知道潛台詞是否:「人家有沒有錯怪你呀?」


我於是想起小時候在超市揀蛋的事情,雖然兩者無直接關係。我多少慶幸我成長在可以自己揀蛋的年代。自己揀蛋,那固然是舊式香港文化,但也表現著一種互信與自律的精神。以前大家常會提起「家教」一詞,父母輩相信,自己何管教孩子,與自家尊嚴直接相關。但今天我們重點在諒解父母照顧孩子不易,也不追究父母有沒有做力所能及之事。我相信孩子是社會進步的希望,你不寄望他們,可以寄望誰?現在走在街上,常看見父母縱容孩子做一些令人不忍看的事,譬如在地鐵上與長者爭座位,穿著鞋子在巴士的座位上跳躍,在不許飲食的公共地方,把滿手朱古力醬抹在椅背上,在超市裏捏碎包裝內的食物。像我這樣的老式人,會覺得,給這些孩子看多少英文童書,他們的成長,都不見得整全。

5 comments:

Anonymous said...

很慶幸路經此地,也慶幸生於揀蛋的年代。
"家教" 就是這麼的一回事,小孩子很懂得模仿身邊人,你怎麼他便怎樣...
你遇到的"陳宅" 並不是沒有教養,小孩亦不是'冇家教',或許是那對父母比較跳皮而已。

足踝沒大礙了嗎?

*今後會常來噢~謝謝分享!

Anonymous said...

現在你的足踝還好嘛?
孩子總有頑皮的潛藏天性,後天的教育十分重要。
有時乘搭地下鐵,坐在旁邊的小孩會面向窗口跪坐著,小腿晃呀晃,身邊的人自不然會給踢到,孩子不懂,但父母看見也裝作若無其事。又或是當眾高聲叫嚷,做長輩只當活潑有趣,諸如此類例子數之不盡。
「小時偷針,大時偷金」,雖然你的例子不是偷針,但我覺得,在成長過程中若欠缺適當的修正,有些方向及地方會越走越歪,越陷越深。

Tommy said...

如果話依家d 子女越來越不知所謂

不如話依家d 父母越來越不知所謂

有很多你一睇見佢個樣﹐就知佢係果種未定性的人﹐一身名牌但氣質極度庸俗﹐一頭金髮但披頭散髮。

「上一代」的時間漸漸過去﹐「下一代」在核心家庭和小康之家長大成人的越來越多﹐但這個「下一代」的﹐很多都是因為富康慣了而不知何謂家教。

或者你會說兩者沒關係﹐但我所見的 statistics 裡面﹐那個 correlation 系列數﹐大得很!

Anonymous said...

說得很好。家教較說得一口流利英語更為重要。作為父母的都不理,作為教師的也沒有辦法做得更多。我們的父母在做父母前也未受過甚麼訓練,可是他們就是明白作為父母的責任,明白作為一個人基本需要的品德。現在的父母較我們以前的富裕得多,提供的物質享受都多,理應有更多時間好好的管教,可是事實卻不然,究竟這是否整個社會的問題,譬如身為父母的都盲目追求名牌,碌爆卡,都沒有公德,都自私自利,還是現今的父母都太過溺愛兒女呢...

Anonymous said...

非常同意哩!
現在的小孩, 看得人眉也皺了。
現在的家長, 看得人想給她們巴掌!!
養不教, 父之過
Ao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