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開始在Open Diary寫日誌,後來經HK blogger和Xanga搬到這裏,如今再搬往Wordpress,貪其新穎好用。
每一次搬遷網頁,都像重新整理自己一次,就好像有些人為了徹底執拾家居而搬家一樣。
回顧來時路,穩步向前行。
新址:http://treasurethismoment.wordpress.com/
At this moment
活在當下
27 May 2007
19 May 2007
12 May 2007
05 May 2007
開心的東西要專心記起
給網友Ruth的留言:
我通常只會去想,那些令我覺得活著多好的事。彼如一頓愉快的晚餐,一場好看的電影,和朋友嘰嘰喳喳的傾談。我於是就覺得自己很富有。至於不開心的事,我會想,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捱過了便算是通過了考驗,從中學乖了便是。
我的外在條件是很窮,但相對上,我覺得我的生活很充實。
別把一雙拳頭握得太緊,給自己多些迴轉的空間。道理人人都知,但這種「道理」總要通過真切的感受,方會進入自己的生命中吧。
我說的很老土,但這對我的生活很有用。
我通常只會去想,那些令我覺得活著多好的事。彼如一頓愉快的晚餐,一場好看的電影,和朋友嘰嘰喳喳的傾談。我於是就覺得自己很富有。至於不開心的事,我會想,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捱過了便算是通過了考驗,從中學乖了便是。
我的外在條件是很窮,但相對上,我覺得我的生活很充實。
別把一雙拳頭握得太緊,給自己多些迴轉的空間。道理人人都知,但這種「道理」總要通過真切的感受,方會進入自己的生命中吧。
我說的很老土,但這對我的生活很有用。
04 May 2007
03 May 2007
看近一點
幾天假期,在家整理衣物、書籍與文件。一下子才發現自己很少回顧畢業打後的生活,根本不察覺時間一下子過去了。兩三年前也恍如昨天,但中間卻實實在在發生過許多事。每天勤勤謹謹的營生,怱怱忙忙,卻無暇捉住生活的感覺。每天對著一個不斷滋長的task list做prioritization,用許多的post-it為工作排序,中間只需效率與理智,無需感覺。
睡眠、打掃、執拾、閱讀,假期一下子又將完結。但能夠靜靜坐下來發下呆,一邊執拾一邊憶舊,已很滿足。
越發覺得死亡、疾病、分離等變故,是任何時候都可能出現的事,活著每一天都覺得是賺了,過得分外珍惜。太勉強的事,就由他去吧。
於是,每一天都活得很好。
睡眠、打掃、執拾、閱讀,假期一下子又將完結。但能夠靜靜坐下來發下呆,一邊執拾一邊憶舊,已很滿足。
越發覺得死亡、疾病、分離等變故,是任何時候都可能出現的事,活著每一天都覺得是賺了,過得分外珍惜。太勉強的事,就由他去吧。
於是,每一天都活得很好。
02 May 2007
29 April 2007
22 April 2007
15 April 2007
拜祭
今天去拜祭已故親人,我告訴老伴:「他日我若先你而去,千萬別把我安放在有香火的地方,我很怕擠,很怕香蠋和焚化爐飛揚的煙灰。你也不必拜祭,如果你願意,偶然買一束白玫塊擱在家裏便好,你可以想像我會很歡喜。」老伴說:「我若先去,你怎樣處理也行,人都死了有甚麼所謂。」
我站在外公外婆的靈位前,覺得今世可以一起便好,也不管有否來世。
我站在外公外婆的靈位前,覺得今世可以一起便好,也不管有否來世。
生活雜碎
- 早兩天,協助兩位年長的外藉遊客認路,老太太說要去坐渡輪,為免她們上錯船,我說渡輪有兩個目的地呢,她說:「I just want to cross the RIVER. I don't care where it goes to.」然後幽默地對我䀹䀹眼。
- 昨天在九龍塘某大超市購物,看見負責急凍餃子櫃位的職員,趁著左右沒有顧客,把餃子上磅時,快手快腳的從旁邊貨架取下一小包果仁,加到電子磅上。忽地她看見我冷冷地瞄著她,於是只好裝作整理貨架,把果仁又放回貨架上。
- 走得累了,在星巴克等待看CD看很久的老伴,旁邊一對小情人買了咖啡,才坐下便高聲抱怨「兩杯咖啡就收我七十蚊,痴線架,杯咖啡有咩咁特別。」我唸書的年代荷包也不很豐滿,我會到老麥買一包薯條一杯可樂,這夠我佔著座位看半天書寫一封信。
- 在餐廳裏吃午飯,各組桌之間距離或許不夠,旁邊一對男女用在酒樓或DISCO談話的音量,強逼我聽那女的問男的「我想知道被一個人思念的感覺是如何的」以及接下來的十五分鐘交談。開始時瞥見他們已吃完,附近又沒啥空桌,權且忍一忍。怎料他們聲如司晨量如洪鐘,並不介意和全世界分享他們對感情的見解,講到滿足為止。
- 剛才在W超市驚覺一箱30包的出前一丁,「折實價」已躍升為港幣84元正。半個月前我才笑說,如果無業,就抱著那箱60元一丁麵與之相依為命。 一個人的薪水和職位要怎麼追趕,才可以跟得上一個月內上調40%的普通麵食價格。
- 很想念金寶牌的「法式磨菇湯」,啡色忌廉湯,磨菇味很濃的,昔日宿舍良伴,以之伴飯一流。可惜這幾年已不見有售。
11 April 2007
07 April 2007
01 April 2007
動力
一直都這樣想,生活是要有一件你感興趣的事情撐起,使自己不致像一張厚重棉被一樣死死實實的貼在地上。早前有朋友說,對工作對學業對生活無一事提得起勁,事事拖至最後一刻才勉強完成。這樣死氣沉沉,比起為名為利訓身拼搏還可怕,因為連一點動力都無。無一個支點,無一個動力,向哪裏行都無意義。
找一樣你很喜歡的事情,投放你的時間吧!我說。找一件令你對人生充滿期待的事情,找一件令你想作新嘗試的事情吧。
漸漸人大了,覺得死亡其實不遠,今日不知明天事,有甚麼喜歡的事情最好趕緊去做。膽粗粗心細細,睇準覺得風險不太大就好去試。
以前但知考好試讀好U,出去找份賺到錢的工。漸漸發覺我在滿足他人的期望,而沒有過屬於自己的人生。好空洞。這種空洞只有企定定望清楚自己,為自己做點事,才有希望填補。
五月會開始做一種和現職風馬牛不相干的工作,放棄現在三分一的工資,重頭開始,做一份自己感興趣的工作。是甚麼工作先賣個關子,熟朋友自然會知道。
找一樣你很喜歡的事情,投放你的時間吧!我說。找一件令你對人生充滿期待的事情,找一件令你想作新嘗試的事情吧。
漸漸人大了,覺得死亡其實不遠,今日不知明天事,有甚麼喜歡的事情最好趕緊去做。膽粗粗心細細,睇準覺得風險不太大就好去試。
以前但知考好試讀好U,出去找份賺到錢的工。漸漸發覺我在滿足他人的期望,而沒有過屬於自己的人生。好空洞。這種空洞只有企定定望清楚自己,為自己做點事,才有希望填補。
五月會開始做一種和現職風馬牛不相干的工作,放棄現在三分一的工資,重頭開始,做一份自己感興趣的工作。是甚麼工作先賣個關子,熟朋友自然會知道。
25 March 2007
家教
小時候跟母親到超市買雞蛋,那些中國雞蛋並非半打半打的預早裝好在盒子裏,而是堆放在一起,旁邊擱些小筲箕,上面有一個強力燈膽照著,讓人逐隻雞蛋選購。那燈膽的光溫熱而柔和,把蛋湊近燈膽,會照見蛋殼內美麗均勻的小圓點。若蛋是壞的,裏面會混濁一片。記憶中,給人不小心或惡意打爛的雞蛋極少。揀蛋的大人多數十分小心管教自己的孩子,彼此也多互相禮讓。
前天在擠逼的銅羅灣樓上書店看書,一對父母任由兩個幼小的孩子在書店裏奔跑,小哥哥抱著凳仔不斷橫衝直撞,碰跌許多書本;更小的妹妹,才剛會跑,跑得累了,不時在躺在地上「碌地沙」。那對父母似乎不大為意,也不擔心孩子會否摔倒或撞傷,只是偶然拋一句:「呀,他們平日都不是這般,今日真奇怪。」完全是旁觀者的姿態。那母親揀了一大疊英文兒童圖書,向店員查詢缺貨的項目。那店員小心賠哈哈的答著:「陳太,這些下星期才有。」怪不得,是熟客吧。選那麼多童書,那麼著緊孩子的教育,卻不關心家教,似乎孩子說得一口好英語,做父母的責任便了。正失望,那小哥哥衝過來,小腳很準確的踢著我的足踝,痛是痛,但我倒是擔心,孩子要是撞上厚書堆,可能就會受傷,做媽媽的竟不關心?我的老伴有點火了,但仍然放軟聲線叫孩子撞到人要說對不起。那媽媽只不過是問一問小哥哥:「你係咪撞到姨姨呀?」也不知道潛台詞是否:「人家有沒有錯怪你呀?」
我於是想起小時候在超市揀蛋的事情,雖然兩者無直接關係。我多少慶幸我成長在可以自己揀蛋的年代。自己揀蛋,那固然是舊式香港文化,但也表現著一種互信與自律的精神。以前大家常會提起「家教」一詞,父母輩相信,自己何管教孩子,與自家尊嚴直接相關。但今天我們重點在諒解父母照顧孩子不易,也不追究父母有沒有做力所能及之事。我相信孩子是社會進步的希望,你不寄望他們,可以寄望誰?現在走在街上,常看見父母縱容孩子做一些令人不忍看的事,譬如在地鐵上與長者爭座位,穿著鞋子在巴士的座位上跳躍,在不許飲食的公共地方,把滿手朱古力醬抹在椅背上,在超市裏捏碎包裝內的食物。像我這樣的老式人,會覺得,給這些孩子看多少英文童書,他們的成長,都不見得整全。
前天在擠逼的銅羅灣樓上書店看書,一對父母任由兩個幼小的孩子在書店裏奔跑,小哥哥抱著凳仔不斷橫衝直撞,碰跌許多書本;更小的妹妹,才剛會跑,跑得累了,不時在躺在地上「碌地沙」。那對父母似乎不大為意,也不擔心孩子會否摔倒或撞傷,只是偶然拋一句:「呀,他們平日都不是這般,今日真奇怪。」完全是旁觀者的姿態。那母親揀了一大疊英文兒童圖書,向店員查詢缺貨的項目。那店員小心賠哈哈的答著:「陳太,這些下星期才有。」怪不得,是熟客吧。選那麼多童書,那麼著緊孩子的教育,卻不關心家教,似乎孩子說得一口好英語,做父母的責任便了。正失望,那小哥哥衝過來,小腳很準確的踢著我的足踝,痛是痛,但我倒是擔心,孩子要是撞上厚書堆,可能就會受傷,做媽媽的竟不關心?我的老伴有點火了,但仍然放軟聲線叫孩子撞到人要說對不起。那媽媽只不過是問一問小哥哥:「你係咪撞到姨姨呀?」也不知道潛台詞是否:「人家有沒有錯怪你呀?」
我於是想起小時候在超市揀蛋的事情,雖然兩者無直接關係。我多少慶幸我成長在可以自己揀蛋的年代。自己揀蛋,那固然是舊式香港文化,但也表現著一種互信與自律的精神。以前大家常會提起「家教」一詞,父母輩相信,自己何管教孩子,與自家尊嚴直接相關。但今天我們重點在諒解父母照顧孩子不易,也不追究父母有沒有做力所能及之事。我相信孩子是社會進步的希望,你不寄望他們,可以寄望誰?現在走在街上,常看見父母縱容孩子做一些令人不忍看的事,譬如在地鐵上與長者爭座位,穿著鞋子在巴士的座位上跳躍,在不許飲食的公共地方,把滿手朱古力醬抹在椅背上,在超市裏捏碎包裝內的食物。像我這樣的老式人,會覺得,給這些孩子看多少英文童書,他們的成長,都不見得整全。
15 March 2007
笨‧快樂
今天聽了一場演講,講者提到"Some times you've got to have a little dumbness to stay happy with your job"。於我,人生也是這般,多一點笨,讓自己"stay committed",在生活細節中享受俯拾即是的快樂。
08 March 2007
身體
這幾年,無論遇到甚麼煩惱或困難,晚上一躺到床上,還是照樣立即入睡,從不失眠。真係萬大事都好,訓左先講。人大了,連身體都變得務實,忠實地在適當時候作警報,有時藉著感冒要我休息,有時藉著頭痛防止我熬夜。要身體提醒自己,已是較次等的溝通,若非為追逐外物,總不至忽視了自身的需要和狀況。
03 March 2007
27 February 2007
暗湧
一位同事,今早與她的上司通過電郵爭執往還。她倆毗鄰而坐,她的上司偏偏不願開口說話,事情不論大小,一律要black and white以電郵交待。爭執既生,同事為保障自身,相關電郵又抄送給有關的上司和同事。小小一個海灣,海面紋風不動,水底卻處處暗湧。
同事是那種「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敢言派,對於無理要求和各種不公平待遇,都會主動發言。今回爭論,先不論箇中是非對錯,在一個以既得利益者為核心的場景裏,同事注定是要吃虧的。
同事是那種「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敢言派,對於無理要求和各種不公平待遇,都會主動發言。今回爭論,先不論箇中是非對錯,在一個以既得利益者為核心的場景裏,同事注定是要吃虧的。
25 February 2007
婚禮
今年好年,結婚的朋友很多。朋友紛紛述說籌備婚禮婚宴的細節、樂事和煩惱,嗯,苦樂參半。雖然我已婚三年半,但四月即將為好友做姊妹,卻是我首次直接參與一個完整的婚禮籌備過程。我很佩服孝順長輩、婚事籌備務求令雙方家長和親友如願的朋友。這實在是不容易的,即使雙方父母都隨和,往往仍有許多熱心的親友想為你指導婚事,努力遊說你的父母附和。準備結婚的朋友們,你們知道我的論調是和常人不同的,我覺得真正的快樂,是婚後兩口子的生活,籌備婚禮的考驗很快就要過的。這和一般人對於婚照的熱衷,對感人婚宴的憧憬,是很不同的。我當然祝福朋友們兼得動人的婚禮,及之後美滿的婚姻!:)
每一次我參與朋友的婚禮都十分感動,但對於自己卻希望一切從簡。像我和老伴這種離群又怕麻煩的人,當年如果要依足所有細節,到今天一定還沒有結婚。這是真的。但怕禮俗麻煩的老伴,對婚姻承諾卻十分重視,有時我打趣說:你娶個會煮飯,又不會很晚下班的女子,就不用吃苦了。此時他會認真地提醒我們的婚姻承諾,婚姻大事不能說笑。至於我自己,根本是個頭腦簡單的人,對我來說,連婚書都不代表甚麼,兩個人是在一起就是在一起了,心還在便一起,若果要變,甚麼都沒有用。當下過得好,便是好了。
我的簡單積極人生觀,對我這種基調悲觀的人來說,十分重要。
每一次我參與朋友的婚禮都十分感動,但對於自己卻希望一切從簡。像我和老伴這種離群又怕麻煩的人,當年如果要依足所有細節,到今天一定還沒有結婚。這是真的。但怕禮俗麻煩的老伴,對婚姻承諾卻十分重視,有時我打趣說:你娶個會煮飯,又不會很晚下班的女子,就不用吃苦了。此時他會認真地提醒我們的婚姻承諾,婚姻大事不能說笑。至於我自己,根本是個頭腦簡單的人,對我來說,連婚書都不代表甚麼,兩個人是在一起就是在一起了,心還在便一起,若果要變,甚麼都沒有用。當下過得好,便是好了。
我的簡單積極人生觀,對我這種基調悲觀的人來說,十分重要。
24 February 2007
自食其力
一位朋友自搬離父母家後,常抱怨打理一頭家開支大,不及與父母同住時好,一切都可坐享其成。真想說對他說:「你的『在家千日好』若是指希望多陪伴父母,倒是不錯,如只是希望在家靠父母,就太令人失望。」我不是孝順的人,但總明白父母不是「搵著數」的對象,父母對自己期望如何是另一回事。
長大後搬出來住,有自己的窩,便多了一份擔當,應當會使人更長進。為了使一頭家妥善維持,一個人會更小心走自己的路,理財會更謹慎,也更注意健康。因為一切來得不易,所以這頭家也會帶來滿足感。我很喜歡自己的家,也喜歡自食其力。我很希望朋友的目光也稍稍轉移,將負擔化為進步的動力,不管是賺錢的動力,抑或是提升個人修養的動力,都比起現在的觀念好。
長大後搬出來住,有自己的窩,便多了一份擔當,應當會使人更長進。為了使一頭家妥善維持,一個人會更小心走自己的路,理財會更謹慎,也更注意健康。因為一切來得不易,所以這頭家也會帶來滿足感。我很喜歡自己的家,也喜歡自食其力。我很希望朋友的目光也稍稍轉移,將負擔化為進步的動力,不管是賺錢的動力,抑或是提升個人修養的動力,都比起現在的觀念好。
11 February 2007
歡聚
恨鐵不成鋼
上週,探戈老師Candy和Anita邀請了他們的老師Lucia & Alvaro,兩位世界級的阿根挺探戈舞者,來為我們授課。他們跳的舞如何的美如何的動人自不必多說。他們一心要把最好的東西在那短短的課堂內傳授給我們,要我們所得的遠超於課堂內所裝載的,他倆著眼於我們的探戈生命,要我們受用一生。他們不斷的強調,你們要有強壯的腿!要有強壯的腿!在各種舞步的關鍵處,他們不厭其煩的要我們感受到當中的分別和重要性,「已經說了一百遍,但我還是必須再說……」,老師們如此堅持,當中那關切和期盼,每個同學都感受到。我久沒上課,可是這一個工作坊,對我而言是一樣的震撼,我想起平時Candy和Anita對同學們的殷切叮嚀,那種肉緊,一心要我們認識探戈的美,都是一貫的深摯。
十分感謝我也可以參與這個工作坊,也感謝同學們包容無法跟上進度的我。:)
學習探戈的美妙體驗,說之不盡,請參考同學們的分享:R, H & Sheta
十分感謝我也可以參與這個工作坊,也感謝同學們包容無法跟上進度的我。:)
學習探戈的美妙體驗,說之不盡,請參考同學們的分享:R, H & Sheta
28 January 2007
小小情趣
20 January 2007
所以美好

知道有這個活動已經好些時間,這些日子,上下班途中,常常在想許多美好的事。生活中有許多美好的人和事,滿心都是感謝。
姓名:茵 (Unforgettable)
對象:我的另一半
因為共享生命,所以美好。
因為吃到好東西便想立刻分給你,所以美好。
因為週末一齊落街買報紙和日用品,所以美好。
因為你常喚我到電視前看精彩畫面,所以美好。
因為可買燒肉回家兩人開一瓶紅酒慢慢嘆,所以美好。
因為寒夜的被窩裏你用腳掌暖我的腳掌,所以美好。
因為你會不經意地哼上我胡謅出來的小調,所以美好。
因為睡前一起坐在床上看書,所以美好。
因為你看到有趣的文字會讀給我聽,所以美好。
因為下班後可以相聚,所以美好。
因為有聊不完的話題,所以美好。
因為走路時你愛牽我的手,所以美好。
因為懷過我們的孩子,所以美好。
因為想對方快樂,所以美好。
因為愛擁抱接吻,所以美好。
因為喜愛情趣但不拘泥形式,所以美好。
因為不富有一樣快樂,所以美好。
因為家裏各自有充足私人空間,所以美好。
因為一同走過的日子,所以美好。
因為這幾年一同成長,所以美好。
因為會互相規勸,所以美好。
因為累積了許多私有語言和笑話,所以美好。
因為你是我生活中的好舞伴,所以美好。
因為各自的朋友變成共享的朋友,所以美好。
因為過時過節一起大掃除邀朋友來玩,所以美好。
因為結婚後繼續戀愛,所以美好。
因為結婚前三天中了五萬元六合彩,所以美好。
因為我們的家組成已三年多,所以美好。
因為預備將來一起老去,所以美好。
17 January 2007
夢
因事返回母校,中學校園仍是多年前的模樣,我卻是如今的我。正欲離去,拿出手提電話想打給老伴,腦海浮現的電話號碼卻局部化了開來,怪得很怪得很。一邊質疑忘記丈夫手提號碼的可能性,一邊奇怪地積極的想:不怕,可以打電話到他辦公室。腦海浮現的電話號碼今次只有一兩個數字糊了。夢中沒有懷疑為何不從手提裏的電話簿中找號碼,只知道很努力地用念力把打散了的數字聚合回來,最後成功辨認出號碼,電話打通了,三扒兩撥說句老地方見,然後歡天喜地去和老伴會合。
很笨的夢,十分像我。
很笨的夢,十分像我。
14 January 2007
一個人在家的時候
一個人在家的時候,播一張舊唱片,斟一杯紅酒或許。關了燈,甚麼都不要想,專心聽音樂,呷一口酒,細辨她的味道。
一個人在家的時候,拿一本小說,沖一壺綠茶,最好還有兩三片黑朱古力,小說由午飯後一直看,到天色開始暗下來時,正好看到緊張處。望望窗外,黃昏時特有的寧靜氣氛,叫人心曠神怡。
一個人在家的時候,買羅曼生菜回來做一大盆沙拉,讀讀當天的報紙,看看電視台重播的劇集,通過舊劇看以前的衣著、化粧、日用品潮流,有趣得很。
一個人在家的時候,把私人雜物好好收拾一遍,整理出一堆物品送人或棄掉,然後再來個家居清潔行動,才發現平常自由滋長的塵垢,已經建立出一個王國來。
這幾年甚少一人在家,偶然放一兩天年假,一個人在家,就會想這樣悠閒的過。
一個人在家的時候,拿一本小說,沖一壺綠茶,最好還有兩三片黑朱古力,小說由午飯後一直看,到天色開始暗下來時,正好看到緊張處。望望窗外,黃昏時特有的寧靜氣氛,叫人心曠神怡。
一個人在家的時候,買羅曼生菜回來做一大盆沙拉,讀讀當天的報紙,看看電視台重播的劇集,通過舊劇看以前的衣著、化粧、日用品潮流,有趣得很。
一個人在家的時候,把私人雜物好好收拾一遍,整理出一堆物品送人或棄掉,然後再來個家居清潔行動,才發現平常自由滋長的塵垢,已經建立出一個王國來。
這幾年甚少一人在家,偶然放一兩天年假,一個人在家,就會想這樣悠閒的過。
08 January 2007
路
臨近三十關口,夥伴們心中的問題,早不再是自己想要甚麼,而是有沒有勇氣趁尚算年青,趕緊做自己渴望做的事情,負擔得起多大的風險。
當然,也有些朋友,由畢業至今,專心一意計劃儲蓄置業、結婚、及事業發展,時間表明確,沒有人生路向的疑問。
相比起逃避,我覺得以上兩者都是福氣。
當然,也有些朋友,由畢業至今,專心一意計劃儲蓄置業、結婚、及事業發展,時間表明確,沒有人生路向的疑問。
相比起逃避,我覺得以上兩者都是福氣。
26 December 2006
20 December 2006
16 December 2006
02 December 2006
人盡其用
老師信上說,當年他們初出來社會做事,每天還有時間修身養生,這樣才算是合理的生活;如今這種把人每點精力都用盡的普遍現狀,可真算是「人盡其用」。
同事之間,決定辭掉工作休息幾個月的人漸多。辛辛苦苦儲幾年錢,換幾個月閒暇生活。悠長假期不再是一個奢侈的渴望,而是一個切實的需要。如今若要放幾天假,很多上司會逼令下屬預繳放假期間的工作量。放假回來後,尚要面對那些乘「虛」而入的工作、電郵、電話留言。
一直自嘲賤命如牛,漸漸我也開始憂慮賤軀是否足讓我奮戰至退休。近月漸感體力不支,又開始經常出現腸胃絞痛,令我更謹慎地思考前路去向。這與正在拼命考一張又一張學歷證明的朋輩似乎背道而馳。老父每次來電都撞破我正在加班,每謂:「阿女,你打工搵命搏。」真係搵命搏。上司們預算明年人手,終於確認我的工作其實需要二至三個人才足夠應付。我當然不會天真的認為這是曙光。正如電腦與手提電話並未令人享有悠閒生活一樣。功利社會,用人用到盡,本是「合理」遊戲規則。
轉職淡季,這陣子仍常常吃「散水餅」、「farewell飯」,離職同事們個個一副「甩難」的樣子。以前曾戲稱轉職如玩「音樂椅」,但遊戲中你只會在乎有沒有凳仔可坐,現在的情況卻是,你往往也希望音樂播放的時間長一點,好讓你自由地多走幾個圈,即使要冒點風險,也不管了。
同事之間,決定辭掉工作休息幾個月的人漸多。辛辛苦苦儲幾年錢,換幾個月閒暇生活。悠長假期不再是一個奢侈的渴望,而是一個切實的需要。如今若要放幾天假,很多上司會逼令下屬預繳放假期間的工作量。放假回來後,尚要面對那些乘「虛」而入的工作、電郵、電話留言。
一直自嘲賤命如牛,漸漸我也開始憂慮賤軀是否足讓我奮戰至退休。近月漸感體力不支,又開始經常出現腸胃絞痛,令我更謹慎地思考前路去向。這與正在拼命考一張又一張學歷證明的朋輩似乎背道而馳。老父每次來電都撞破我正在加班,每謂:「阿女,你打工搵命搏。」真係搵命搏。上司們預算明年人手,終於確認我的工作其實需要二至三個人才足夠應付。我當然不會天真的認為這是曙光。正如電腦與手提電話並未令人享有悠閒生活一樣。功利社會,用人用到盡,本是「合理」遊戲規則。
轉職淡季,這陣子仍常常吃「散水餅」、「farewell飯」,離職同事們個個一副「甩難」的樣子。以前曾戲稱轉職如玩「音樂椅」,但遊戲中你只會在乎有沒有凳仔可坐,現在的情況卻是,你往往也希望音樂播放的時間長一點,好讓你自由地多走幾個圈,即使要冒點風險,也不管了。
Subscribe to:
Posts (Atom)